滴雞精適合固定給幼兒每日飲用嗎?

滴雞精,似乎是個好東西,在搜尋網路資料時,看到有父母在部落格中這樣說:

沒有傳統雞精的腥味,好喝,易落喉,所以連小孩都愛喝。

養生滴雞精
看到這樣的說法,其實有些擔憂。

滴雞精的主要營養成分是胺基酸、胜?與核?酸,能迅速補充體力,許多人的飲用經驗都很不錯。
但也正因為滴雞精的主要營養成分是胺基酸與胜?,等同於蛋白質,應該要注意到蛋白質對幼兒的影響:
當來自滴雞精的胺基酸與胜?成為幼兒每日蛋白質來源的一部分時,若依照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所公告的國人膳食

營養素參考攝取量(Dietary Reference Intakes,DRIs)來安排幼兒飲食,每日的蛋白質類食物必須將滴雞精所含的蛋白質計算進來。

否則可能導致蛋白質攝取過量。

雞精推薦
有人問:一份60毫升的滴雞精所含的蛋白質量,約莫是4.5公克,還不到一個雞蛋的蛋白質含量(7公克)啊,有關係嗎?
第一、對幼兒而言,滴雞精的蛋白質含量已相對地高
一份60毫升滴雞精所含4.5公克的蛋白質,對成人而言,可能沒什麼,但對於1-6歲幼兒的蛋白質需求量而言,比例算是相當高。
根據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修訂第七版(民國100年修訂)的資料(請見表一):
●1-3歲:體重13公斤,蛋白質需要量是20公克
●4-6歲:體重20公斤,蛋白質需要量是30公克
因為幼兒的體重輕,所以4.5公克的蛋白質對於他們而言,已算是相當地多了:
● 對1-3歲的幼兒而言,4.5公克相當於每日蛋白質需要量的22.5%(4.5÷20×100%)
● 對4-6歲的幼兒而言,4.5公克相當於每日蛋白質需要量的15.0%(4.5÷30×100%)
若孩子還未到3足歲或6足歲,體重也未達13或20公斤,蛋白質的需要量必須以體重做調整:
●1-3歲每公斤體重的蛋白質需求量是1.54公克(20公克÷13公斤)
●4-6歲每公斤體重的蛋白質需求量是1.5公克(30公克÷20公斤)

滴雞精 小孩

此時,每包雞精所提供的蛋白質分量,佔每日蛋白質需求量的比例就更高了!
若每日讓幼兒飲用滴雞精,就必須減少其他蛋白質來源的食物分量,否則將使幼兒的蛋白質攝取量超標,導致肝腎負擔加重,

尤其是幼兒的腎臟尚未發育完全,過度給予蛋白質可能對腎臟有害!
表一、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修訂第七版(民國100年修訂)

身高(公分)

體重(公斤)

蛋白質(公克)

年齡\性別

1 – 3歲

92

91

13

13

20

4 – 6歲

113

112

20

19

30

第二、滴雞精可能導致飲食習慣的偏差
由於1-6歲間的幼兒,正是建立咀嚼能力和飲食模式的黃金期,若因為常規性地給予此類流體食物,

因而減少其他固體蛋白質類食物的份量,在咀嚼能力、營養素均衡度、和飲食習慣與模式的建立上會有不良的影響。
咀嚼能力發展可能受影響
因為對幼兒而言,用「喝」的,遠比「咀嚼」輕鬆,天天飲用含有胺基酸與胜?的滴雞精,其他含蛋白質的食物分量就必須減少,

對於一部分不愛咀嚼的孩子而言,當然很高興。但對於他們而言,能夠訓練咀嚼的食物種類就會減少,長期下來,會導致咀嚼能力的發展不全。
未來,幼兒一旦不愛吃固體食物,對於牙齒的發育和飲食模式的建立會有不利的影響。
營養素攝取不均衡
因為蛋白質攝取過量會造成肝腎負擔,天天喝滴雞精就必須減少其他蛋白質來源的食物。
若減少的是豬肉、牛肉、魚類、或海鮮等固體食物,因為這類蛋白質來源食物不僅能提供蛋白質,也是鐵、鋅、銅等礦物質的良好來源,

一旦孩子因為咀嚼能力發展得不好而不願意吃這些固體食物時,就可能形成礦物質攝取不足,造成營養不良的結果。
飲食模式建立不良,導致未來生長受阻
因為幼兒的飲食模式需要時間養成,一旦因為滴雞精之類的流體食物而導致不愛吃固體食物,在三歲之內藉著飲用乳品或流質、

半流質食物,可能尚可提供足以支持生長與發育的熱量與營養素。但超過三歲之後,幼兒的熱量與營養素需求量增加,

若不能順利轉換為以固體食物為主的飲食內容,將無法提供足夠的熱量與營養素讓幼兒能正常的成長與發育,未來就可能導致孩子的生長發育受阻。
第三、會使腸胃道變懶惰
由於雞精之類的食品只含有胺基酸、胜?、與核?酸等不需要腸胃消化的營養素,好處是可以快速吸收,

但另一方面就是:我們的消化系統可以偷懶,不做工,對發育中的幼兒並不適當。
建議
若幼兒真是因為生病而導致進食狀況變差,在恢復期間給予此類不需要消化而吸收得快的食物,當然可以迅速補充部分營養素,使體力快速恢復。
但因為進食狀況變差,這類流體食物所能補充的營養素其實很少,雖然飲用後似乎很快就會覺得體力變好,但並不能維持太久。

所以,建議家長們可以用雞精煮粥的方式給予,一方面補充好吸收的胺基酸,同時補充熱量。
最後,建議家長還是不要將「滴雞精」這類的食品,當作幼兒常規的食物,以免得不償失。
<本專欄反映專家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參考資料:http://www.commonhealth.com.tw/blog/blogTopic.action?nid=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