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也具有道德觀,出生時能分辨是非

台北到府坐月子
桃園到府坐月子

中國網1月2日訊 據巴西《聖保羅頁報》網站1月1日報道,或許這聽起來很嚇人,但是這的確是事實:僅有一歲的嬰兒有時候會依照自己的判斷決定正義的所在。已經有一些研究實驗證明瞭這一點。

在美國耶魯大學心理實驗室裡,一群學前兒童觀看瞭一場木偶戲:一個木偶跟兩個同伴一起踢球。

第一個木偶接到瞭球,非常有禮貌的傳給瞭下一個木偶;而第二個木偶接到球後就跑瞭。其中一個觀看木偶戲的小男孩非常肯定的彈瞭一下那個“壞木偶”的耳朵。

耶魯大學的加拿大心理學傢Paul Bloom講過很多有趣的小故事,這個木偶戲就是其中之一,這些故事都收錄在他的最新著作《Just Babies》中。

這本著作總結瞭近十年來Bloom和他的同事(和妻子)Karen Wynn以及其他研究人員的研究成果,他們一直試圖整理數據,以證明人類在出生的時候就已經具有“道德觀”。

道德判斷

比如說,在這個木偶實驗中,這些隻有三個月大的嬰兒(他們並沒有足夠的協調能力去抓住事物但是卻又足夠的力氣拍打“壞木偶”)已經表現出他們對具有良好表現的木偶的喜愛,這可以從他們的眼神的方向中直接看出來。

在這一領域的研究有瞭很突出的進步,因為科學傢已經找到瞭一個很巧妙的方法去測量那些人類無法表達的情緒反應或者是那些可以被故意控制的情緒反應(比如說驚訝的程度和感興趣的程度),在實驗中這些因素都會被考慮進去。

除瞭從眼神的方向和嬰兒們花在找不同的事物上的時間(這通常可以反應出驚訝,興趣和偏好)以外,研究人員也找到瞭一些其他的辦法,比如說記錄“志願者們”的小心臟的跳動頻率和吸奶嘴(帶有傳感器)的力度,一些諸如此類的小竅門。

研究表明,在一歲之前,孩子們都更喜歡那些喜歡幫助他人的卡通形象,而不是總是去阻礙別人或是僅僅是袖手旁觀的卡通形象。

在一歲多一點的時候,他們就會自覺地去幫助陌生的成年人(比如說遞東西或者是開門)。在這個年紀,當他們得到的糖果或者是玩具不公平的時候,他們會感到憤怒,當然瞭,大部分情況下,不公平的“受害者”是他們自己。

其他研究也表明瞭,種族歧視的行程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當然瞭,雖然在初期,嬰兒們都更喜歡講本國語言的人。

對於Bloom來說,這些發現都表明瞭大部分的孩子在出生的時候就知道分辨是與非,這或許是為瞭簡化我們人類這個物種的社會交往。(實習編譯 楊翕惠)

source:http://www.mmbl.net/xinshenger/xsrcz/1120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