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希瓦古城修文物

烏茲別克斯坦西南與土庫曼斯坦交界處,希瓦古城悄然屹立。希瓦古城,曾與撒馬爾罕、布哈拉等同為中亞古絲綢之路重鎮,有花剌子模地區保存最完整的古建築群。1990年,希瓦古城內城——伊欽·卡拉(圖②,影像中國)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2014年,因年久失修,希瓦古城部分建築受損嚴重,中烏雙方商定合作開展文物修復保護。次年,中國商務部確定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為項目的設計和施工單位,對伊欽·卡拉城內的兩處重要歷史文化遺址進行修復和環境整治。

2019年12月,中國援助文物修復保護項目竣工驗收。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駐烏茲別克斯坦代表對中國採取的技術與理念十分認同。2020年3月12日,烏茲別克斯坦總統沙夫卡特·米爾濟約耶夫視察中國政府援助修復的希瓦古城歷史文化遺迹后,高度評價中方修復工作。

修舊如舊 功夫不淺

2017年,烏茲別克斯坦花剌子模州希瓦古城項目正式開工。

中方負責的兩處重要遺迹分別是:阿米爾·圖拉經學院、哈桑·穆拉德庫什別吉清真寺。阿米爾·圖拉經學院是17至19世紀布哈拉汗國與希瓦汗國時期代表性遺迹之一,具有重要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圖①:修復阿米爾·圖拉經學院。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提供)。哈桑·穆拉德庫什別吉清真寺是古城小型清真寺的典型代表。兩處文物建築集中承襲了中亞地區不同類型的傳統宗教建築形式,也突出體現了花剌子模地區內陸沙漠氣候的地域性特徵。它們的形制、結構、裝飾風格、傳統材料、傳統工藝等保存了重要的歷史信息。

兩個項目都位於生活區附近,環境相對破敗。(圖③:橙色部分為中方負責項目位置。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提供)工作隊對建築本體及環境進行全面勘察和測繪后,發現地基局部沉陷,牆體多處開裂,建築缺乏支護,急需修繕。

“修舊如舊”是中國援烏文物修復工作隊一貫秉持的理念。原材料、原工藝、原形制、原做法,最大限度保留文化遺產的真實和完整。“即使小小的一塊磚,工藝不同,味道就不一樣。文物建築的歷史信息,都在這些小細節里。”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副院長許言說。

於是,工作隊在當地大量採購傳統磚、石和木料。這引來當地工匠和居民的不解。一方面,當地人認為新材料更結實;另一方面,一些傳統材料在市場上很難找到。

項目現場負責人閻明說,“我們不能因為希瓦當地的物資條件,去降低文物保護的標準。我們修復的是世界文化遺產,要對烏茲別克斯坦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負責。”在工作隊的堅持下,符合標準的修復材料終於湊齊。

阿米爾·圖拉經學院內部貼有獨具伊斯蘭風格的瓷磚,部分已經脫落。工作隊專門請來傳統工匠,一筆筆手工繪製現存釉面瓷磚缺失部分的圖案。現場技術負責人熊煥忠說,“除了材料原汁原味,參与施工的傳統工匠有些也參与過六七十年前的建築維修。”

除了老工匠,當地居民也參与其中。對於新手,從選料、配比,到石材的加工、砌築、勾縫,工作隊一步步教給當地工人。熊煥忠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項目結束后,這些技術他們到了別的修復工地也能用。”

當地的生活條件,是對項目組的一個考驗。“希瓦夏天能高達50攝氏度,冬天又很冷。”工作隊成員袁濛茜說,為應對惡劣的氣候,夏天工作隊在早晨提前上工,延長中午的休息。最熱的月份,工作隊搭起涼棚,喝涼茶、綠豆湯解暑。冬天,工作隊裝備上厚實的防護服、帽子和手套。另外有約4個月的冬歇,在希瓦最冷的時候,工作隊不上工。

發展保護 兩全其美

此次的古建築修復,一個特別之處就是環境整治。

修復項目位於居民生活區,環境整治工作既要保護古城,還要改善當地居民生活條件。如何協調保護與改善的關係,是一大重點。

環境整治包括道路和廣場鋪設、景觀環境設計以及照明等。原來的古城北門道路,晴天揚塵、雨天泥濘。負責環境整治的高級工程師王晶說,工作隊按照傳統方式設計了道路的地面鋪磚及休憩廣場,並對整個街道進行電纜入地、排水管線敷設等基礎設施改造。

要保持古城歷史風貌的統一協調,工作隊在步行道路和廣場均用當地傳統黏土磚按照幾何方式鋪設。同時,工作隊有意識地增加了景觀綠化改善環境,還對照明設施仔細調試亮度。

為取得居民的理解和配合,工作隊挨家挨戶溝通。當地人講的是烏茲別克語的方言,這對於工作隊的翻譯來說,也是一個考驗。環境整治一共6個月,一多半的時間需要工作隊每天密切地跟當地百姓和負責基建的公司溝通。工作隊也在這個過程中,與希瓦市政府和當地老百姓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語言不同 心意相通

隨着修復工作的完成,原先坑坑窪窪的路鋪平了,清真寺和經學院照亮了,孩子們上下學不用繞路了,雜物堆放處變成了休憩的小廣場。老百姓看到了整治后的效果,紛紛自覺維護環境整潔,還自願拿出自家植物為改善環境添磚加瓦。當地老百姓看到工作隊就豎大拇指,“你好”“謝謝”也成為小朋友們掛在嘴邊的詞。

項目完成后,工作隊按計劃準備離開希瓦。那天,附近居民專門來工作隊駐地送行。“我們是晚上的航班,他們下午就來為我們送行,直到晚上我們上車。” 熊煥忠說。

這並非中國唯一參与的世界文化遺產修復項目。從1998年開始,中國先後在柬埔寨吳哥古迹周薩神廟和茶膠寺分別開展了保護修復項目。2017年8月,中國政府援助尼泊爾九層神廟震后修復工程正式啟動。2018年中緬兩國政府就修復緬蒲甘他冰瑜寺簽署換文。2019年法國巴黎聖母院發生火災后,中國文物專家在第一時間被邀請參与討論。

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院長柴曉明說:“一系列文物保護援外工程的開展,體現了中國在文物保護方面的擔當。”

《 人民日報 》( 2020年05月05日 07 版)

本站聲明:網站內容來源再生能源資訊網http://toptour.cn/,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我們將及時處理

【其他文章推薦】

※“上班這黨事”節目推薦牛軋糖,辦公涮嘴零食NO.1

※專業台北團體服訂制、設計一條龍服務!

※住宿攻略懶人包,精選平價舒適一中街住宿,一中街民宿出遊的休息好去處!

※各類招牌、海報、大圖輸出,急件製作施工!

※高規格的婚宴禮遇,新竹婚宴會館翻轉傳統婚宴框架

※小型創業,各種食材及珍珠奶茶批發